Abcam抗體保存指南
本指南以abcam抗體保存方法為主,同樣也可以應用到其他絕大部分公司的抗體產品!請不時核查抗體數據表以獲取特定保存建議。
保存溫度和條件
對于很多抗體而言,分裝成小等份并凍存于-20℃或-80℃是最佳保存條件。分裝成小等份可最大程度減少由凍融造成的損傷,以及從單個試劑瓶中多次吸取而引入的污染。小等份只需凍融一次,如有剩余,可將剩余物保存于4℃。在收到抗體時,在10000×g下離心20秒以沉積截留于試劑瓶螺紋的溶液,并以小等份轉移至低蛋白結合微量離心管中。小等份的量取決于實驗人員在實驗中通常采用的量。小等份應不小于10μl;等份越小,儲液濃度因抗體蒸發及吸附于保存瓶表面而受到的影響越大。
在大多數情況下,收到抗體時在4℃下保存一至兩周,然后再冷凍進行長期保存是可以接受的,但也許腹水液是例外,它可能包含蛋白酶,因而應該盡快凍存。同樣,遵照數據表上的建議是重要的。
其他特別條件:
- 酶偶聯抗體不應凍存,而應保存于4℃。凍融不僅影響抗體結合能力,還會降低酶活性。
- 無論偶聯至熒光染料、酶還是生物素,偶聯抗體都應保存于深色試劑瓶中或用金屬箔包裹。暴露于光線中將損害偶聯物的活性。特別是熒光偶聯物易受到光漂白影響,在實驗的所有階段都應避光。
- IgG3同型抗體具有解凍時形成聚集物的獨特趨勢,應始終保存于4℃。
用疊氮化鈉防止污染
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,可將疊氮化鈉加入抗體制備品中達到0.02%(w/v)的終濃度。很多abcam抗體已經包含這種防腐劑,所用濃度范圍為0.02至0.05%。
不使用疊氮化鈉的情形:
- 如果用抗體染色或處理活細胞,或如果用抗體進行體內研究,一定要使用不包含疊氮化鈉的制備品。該抗菌劑也對大多數其它生物具有毒性:它阻斷細胞色素電子傳遞系統。
- 疊氮化鈉會干擾氨基參與的任何偶聯,應在偶聯進行前除去。偶聯后,抗體可保存于疊氮化鈉中,除此之外,0.01%硫汞撒(硫柳汞)不含伯胺,也是可接受的替代物。
疊氮化鈉可通過透析或凝膠過濾從抗體溶液中除去。IgG的分子量為150000道爾頓(IgM為約600000);疊氮化鈉的分子量為65道爾頓。截留分子量為14000道爾頓的微透析裝置可保留抗體同時使疊氮化物向外擴散。在保持于4℃的磁性攪拌器上的燒杯中,每毫升抗體使用至少一升冷PBS并攪拌透析裝置6小時。更換PBS兩次,每次更換攪拌至少6小時。如有可能,所有材料都應滅菌并且所得的制備物應無菌操作。
冷凍/融化損傷
- 重復冷凍/融化循環可使抗體變性,導致其形成使抗體結合能力降低的聚集物。
- 保存于-20℃對于大多數抗體是適當的;保存于-80℃無明顯優勢。冰箱不能為無霜型。這些冷凍和融化之間的循環(以減少結霜)恰恰是應該避免的。出于相同原因,抗體試劑瓶應置于具有最小溫度波動的冰箱區域,例如朝冰箱后部放置而不是置于門架上。
- 有些研究人員加入冷凍保護劑甘油達到50%的終濃度以防止冷凍/融化損傷;甘油可將凝固點降低至低于-20℃。雖然這對于很多抗體是可接受的,但是只有一小部分我們提供的抗體測試了在該保存條件下的穩定性,并且我們的保證僅使用于按數據表上推薦的方式保存的抗體。不建議將包含甘油的溶液保存于-80℃,因為該溫度低于甘油的凝固點。請注意甘油可被細菌污染。如果加入甘油或任何冷凍保護劑,則應當小心操作,以得到無菌制備物。
- 應避免抗體在稀釋至工作濃度后在4℃下保存超過一天。蛋白質在高濃度下保存時一般不易降解,理想的濃度為1mg/ml或更高。這是在抗體溶液中加入蛋白質例如BSA作為穩定劑的理論基礎。加入的蛋白質也有助于減少抗體因結合于容器壁上而造成的損失。對于打算進行偶聯的抗體而言,由于穩定蛋白質會與抗體競爭,降低了偶聯的效率,所以不應加入穩定蛋白質。